山东省话剧院前身为山东省话剧团,1953年1月成立,1990年8月改为现名称。是省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山东省唯一省级话剧艺术表演团体,具有深厚的编创实力和强大的演出阵容。
剧院现有职工115人,其中一级编剧2人,一级导演2人,一级演员15人,一级舞美设计1人,有2人获省级拔尖人才,6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剧院成立近50年来,已向观众奉献百余部古今中外的优秀剧目及数百部集的电视剧,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外文名称
无
前身
山东省话剧团
成立时间
1953年1月
类型
省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主要创作剧目
《布衣孔子》、《孔子》
主要演员
薛中锐、徐少华 李朝友
目录
1基本简介
2传统剧目
3公益市场找平衡
4市场跟着观众的需求走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山东省话剧院知名演员
山东省话剧院知名演员
1963年,剧院创作排演的话剧《丰收之后》参加华东地区戏剧汇演获得成功,轰动华东舞台。1964年《丰》剧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等的亲切接见,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三中全会以后,剧院的艺术生产蒸蒸日上,先后有《决战》、《沉浮》、《苏丹与皇帝》、《命运》、《布衣孔子》、《眷恋》、《黄河入海流》、《红绿灯下》、《流放中的回忆》、《保尔·柯察金》、《森林之歌》、《天鹅之歌》等剧目晋京演出。其中《布衣孔子》获中国话研会"优秀演出奖",《黄河入海流》、《天鹅之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折叠编辑本段传统剧目
近五十年来,剧院先后排演了百余部大型话剧,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曙光照耀莫斯科》、 《雷雨》、 《万水千山》、 《秋海棠》、 《天国春秋》、 《青春之歌》、 《野火春风斗古城》、 《一个老红军》、 《迎春花》、 《红岩》、 《兵临城下》、 《霓 虹灯下的哨兵》、 《年轻的一代》、 《丰收之后》、 《千万不要忘记》、 《赤道战鼓》、 《向阳岭》、 《不平静的海滨》、《一带铁人》、 《大刀记》、 《于无声处》、 《决战》、 《丹心谱》、 《沉浮》、 《基督山恩仇记》、 《忏悔》、 《探索》、《平原春秋》、 《苏丹与皇帝》、 《命运》、 《眷恋》、 《燃烧吧,火鸟》、 《战争中的三个女人》、 《布衣孔子》、 《黄河入海流》、 《红绿灯下》、 《流放中的回忆》、 《圣火》、《森林之歌》、 《保尔.柯察金》、 《天鹅之歌》等剧目。
剧院在坚持舞台剧演出的同时,积极拓展影视剧拍摄工 作。自1977年以来,先后派出大量演职员参与影视剧的拍摄《西游记》
《西游记》 徐少华饰唐僧
《西游记》 徐少华饰唐僧
、 《红楼梦》、 《水浒传》、 《高山下的花环》、 《今夜有暴风雪》、 《儿女情长》、 《大决战》、 《七战七捷》、 《大宅门》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佳作中均有剧院演职员的身影。1984年剧院成立电视部,开始独立创作拍摄电视剧,生产制作的多部电视剧在全国和省内获奖。[1]
折叠编辑本段公益市场找平衡
近年来,作为省直六大院团之一,山东省话剧院的发展态势在全国的省直院团里应该算是名列前茅的,不管在演员的素质上,还是曾经创作的剧目上,包括演出场次、现在的经营状况,很多其他省的剧院都很羡慕。的确,像山东省话剧院这样每年都能保证有一部新创作的剧目面世,而且每年保证至少有125场演出的剧院在全国已经不多了。[2]
因为是省直院团的关系,现在的山东省话剧院主要还是靠国家"养"着,靠国家拨款维持着日常的运营和演职人员工资的发放。即便如此,他们现在也在努力地适应将来院团改制的需求,在兼顾公益演出和走市场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独立性和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能力。现在的山东省话剧院每年至少要保证125场的演出场次,多的时候能有300场,这其中进校园、下乡演出和到部队的公益演出就能占到一半,剩下就是商业演出了。去大学、部队、基层公益演出是不赚钱的,就是赔本赚吆喝,而努力走市场挣来的钱也基本上和公益演出的成本持平,现在因为有国家拨款的优势,可以用走市场的收入进行公演,也算是培植未来市场,让我们尽快独立的良好方式。[2]
折叠编辑本段市场跟着观众的需求走
现在的山东省话剧院面对的观众群主要划分为三块:一块是在校大学生;一块是白领;一块就是儿童。白领是我们过去一直比较冷落的观众群,现在主要还处于培植阶段。大学生是主流,而且他们是未来的白领,也是我们培养观众的主攻对象。儿童剧这块,因为有我省主攻儿童剧的青岛话剧院和济南市儿童剧院,竞争很厉害,所以还是主要向外走,这样大家都能受益。山东的儿童剧在国内是很有影响力的。
因为面对着今后要进行院团改制、剧团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身为山东省话剧院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徐少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话剧市场存在的些许缺陷和压力,他很清楚让剧团在单位观念、经营模式等方面都慢慢地走向市场是今后的大趋势。但当记者问他对于今后话剧的发展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时,徐少华却表示:"提前定位是一个不正确的做法。我们应该针对观众的需求来定,作为一个单位,如果不顾市场,在之前就全都定位好,走什么样的路子,排什么样的剧,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好比你给客人做菜,应该是客人喜欢什么你做什么。客人不喜欢吃,你硬把自己的'拿手菜'给人家吃,那只会适得其反。"[2] 在徐少华看来,现在的文化市场还是比较青睐娱乐和教育于一体的东西。"寓教于乐,我想这永远不会过时,现在的市场不管是超女盛行还是怎样,观众还是喜欢在娱乐的同时能够受到教育的东西。正如泰戈尔所说:'我出版一本诗集也许只有一两句是我想说的话',我们话剧今后更应该在这一点上多做一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