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辖镇,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政府驻地
县城东街
面积
78.8平方公里
人口
20万人
目录
1概况
2下辖村
3经济社会
折叠编辑本段概况
1949年为房县一区,1952年设城关镇,1958年改为城郊公社,1961年复置城关镇。位于县境南部,四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呈盆地状。辖区面积7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现镇政府位于县城东街。209、346国道于此纵横交错,十房高速、谷竹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下辖11个社区(中西关、小西关、下西关、东关、北关、老城、泉水、白路、联观、桃园、花宝)和7个行政村(八里、莲花、白土、三海、炳公、晓阳、温泉),134个村民小组。矿藏有硅石和白云岩。乡镇企业有生物医药、商贸、运输、建筑、农具铸造、家具、五金、纺织、副食品加工、汽车配件、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以种植蔬菜、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樱桃为主。
折叠编辑本段下辖村
下辖11个社区(中西关、小西关、下西关、东关、北关、老城、泉水、白路、联观、桃园、花宝)和7个行政村(八里、莲花、白土、三海、炳公、晓阳、温泉)。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社会
【地域特色】城关镇文化底蕴深厚,在3500多年深厚的历史和秦楚文化背景中,形成了独特的帝王流放、皇家饮食、温泉沐浴等文化。近年来,城关镇多次获得省、市"楚天明星乡镇"、"文明乡镇"、"森林城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责任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红旗乡镇"荣誉称号。2016年社会生产总值69亿元,财政收入121269.43万元,工业产值59亿元,招商引资850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
文物古迹众多。镇境内有东汉时期古墓群、黄香墓、明代古城墙遗址、二郎庙和温泉等名胜古迹,革命历史纪念地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雷天明纪念馆、红军烈士塔和红军十八烈士陵墓、贺龙塑像;风景名胜有观音洞、凤凰山烈士陵园、诗经文化广场、温泉度假村、西河公园等。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要求,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围绕"解放思想、统筹镇村(社区)、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工作主线,以善谋实干、担当作为、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地实施"宜居城关、产业城关、文化城关、活力城关"战略,全领域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宜居城关】一是围绕"东城美丽乡村游、西城文化娱乐休闲区、南城生态养生游憩带、北城田园风光农耕区、老城生态文化旅游健康休闲区"功能布局着力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宜居中心城镇。二是加大城市隐蔽区管理力度。致力完善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实现城镇生态水平建设新突破。三是推进竹房城镇带建设。以温泉大道为轴线,加强沿路花宝、晓阳、八里、温泉的城镇示范带建设。四是加快八里樱桃小镇、三海美丽乡村、西关老街建设,实现百花齐放,竞相发展。五是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重点实施清洁生产、路网畅通、环境治理、精神文明等工程,逐步解决城乡差异过大等问题。六是逐步提升街道档次。全面治理环境卫生,精心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
【产业城关】一是做强特色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及地理条件优势,以培植发展樱桃为主,种植鲜桃、葡萄、西瓜、草莓等产业为辅,建设十里樱桃产业长廊,打造"万亩樱桃观光园",培育壮大"四季有花、三季有果",集观光、采摘、吃住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断扩大樱桃知名度。城关镇先后在八里村筹划举办了三届樱桃采摘节和一届樱桃花节。尤其是2017年CCTV全国青少年才艺大赛房县赛区选拔赛暨房县第三界樱桃采摘节在八里成功举办,《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十堰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八里樱桃已成为该地标志性特色农产品。目前全镇樱桃栽植面积达5000余亩。二是提升景区水平。充分利用和发挥观音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坚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着力提升景区建设档次、文化内涵和服务水平,形成以休闲、度假、养生为特色的设施完善、质量一流、配套完整的旅游服务业产业集群。三是发展一批农家旅馆。在天悦温泉、小汤池等交通便利区域,着力打造休闲化、生活化、原真性和乡土化等家外之家的农家旅馆,大力发展品农家美食、购农家特产、看田园风光、泡皇家温泉等旅游产业链。四是加快建设西关"美食一条街",引进特色餐饮业。五是构建电子商务平台。以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利用现有的区位资源等优势,发展电商仓储物流、商务酒店等实体经济,借城融城,均衡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实力。
【文化城关】着眼于文明和谐幸福城关建设,通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一是以镇为依托,以村(社区)为重点,以群众为对象,健全完善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全镇18个村(社区)建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小西关社区建有集篮球场、乒乓球室、舞蹈室为一体的"西城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三海、白土、八里建成全县一流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二是因村(社区)制宜建队伍。按照"一村(社区)一特色"的模式,深入挖掘城区传统民俗优势,因村(社区)制宜组建腰鼓队、秧歌队、舞龙队、船灯队、广场舞队等群众文化宣传队,目前全镇18个村(社区)都组建有自己的文艺宣传。三是搭建平台唱大戏。举办《幸福城关舞起来》文艺汇演,让村(社区)自己编排的相声、小品、三句半、快板、歌舞、表演唱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舞龙、舞狮、花灯走入全县人民的视野。四是全面践行"忠、孝、礼、义、信、简、俭、平、顺、和"十字主流价值观。把十字主流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主线,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十星创建等系列创评体系之中,依托房县榜样、道德讲堂、文化大院、家风家教、人情新风、结对共建等载体,厚培好信仰、共筑中国梦,全面提升软实力、竞争力、凝聚力、影响力,推动物质富有、精神富足,双富同步、全面小康。
【活力城关】全面推行"三官巡村"和开启"社情民意直通车"工作机制,全员上阵,用心用情用力打好惠民攻坚战。一是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定期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做好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二是引导居民积极参保续保。实现参保率95%以上、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90%以上。三是履行好社会救助的主体责任。做好辖区农业户,单位附户,人户分离群众的社会救助工作,实现救助工作规范化、全覆盖。四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服务支持房县一中迁建工作,推进镇内学校布局调整,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五是改善基本医疗条件。全面改善城关卫生院旧服务区环境,新医疗区合理布局,达到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全域化、标准化。六是全面落实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七是综治信访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管理工作新路子。开展群防群治、平安乡镇、反邪教等活动,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八是组建警民巡逻应急分队。加强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巡防频次,落实校园、集镇广场、交通要道等人员密集场所巡防制度,确保城稳县安。